本文目录
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会给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在美联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作用下,2009年以来流入的短期资本呈现出加速的态势。
按照错误与遗漏的方法测算,2009年上半年短期资本流入228亿美元;按照残差法的测算,2009年上半年短期资本流入达452亿美元。
>未来一段时间里,随着金融“去杠杆化”进程的结束,美联储向金融市场注入的大量流动 ,通过各种渠道流向包括在内的新兴市场同家。
>同时,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已降至接近率的水,日前的一年期存款利率经过四次降息话为2.25%,远高于美国联邦基准利率水,短期内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不大,中美利差倒挂的局面将继续维持。
>在这种情形下,短期资本流入的趋势还将持续。
>然而,一旦美国经济进入持续复苏,美联储必将逐步退出量化宽松和逐渐收紧银根,美国拆借市场利率和联邦基金利率将会上升。
>这将使美元升值,并使部分套利交易仓。
>一旦美元企稳走强,国债利率上扬,大宗商品落,资产泡沫可能随之而破裂。
>大量投机性资金撤出,造成资产的大幅波动,给的金融稳定埋下巨大的隐患。
>20世纪90年代东亚的资产泡沫破裂并引发金融危机的教训不可不引以为鉴。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加大了美元汇率的波动,增加了汇率机制的难度。
>2005年7月21日汇率形成机制以来,汇率水乎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然而,从2008年7月到2009年3月,金融危机急剧恶化,避险情绪升温,金融和企业纷纷将资金撤美国或兑换成美元资产,导致美元对主要货币汇率保持升值。
>在这一背景卜,事实又重归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兑美元的波动幅度维持在6.82~6.84之间。
>2009年3月下旬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出,导致美同通胀预期上升、国债融资风险增加和美元融资套利交易活跃,加上经济使得美元作为避险工具的需求大大减弱,以美元资产保值的资金重新追逐高收益资产,美元呈贬值趋势。
>随着美元走弱,汇率自2009年3月份后连续7个月呈贬值态势,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各贬值9.17%和7.67%。
>在美元贬值和短期资本涌入的背景下,升值压力再次显现,不太可能选择大幅升值的策略。
>首先,在大幅升值方式下,热钱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获得升值带来的收益,热钱获利的成本将大大降低。
>其次,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均衡汇率点,无法计算怎样的升值幅度为一个合适的水。
>采取大幅升值策略,汇率很可能出现超调,资金流向逆转的风险很大,或者是一次性大幅升值以后如果没有升到位,可能还会有下一次的升值预期,造成过多的游资流入。
>无论是哪一种情形,都会造成资金大进大出,产生宏观金融风险。
>再者,大幅升值对出口型企业将带来较大冲击,经济可能出现大幅下滑,进而引发严重的失业问题。
>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的推出,对货币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被动跟随美国进行调整。
>如果不跟随美国和的量化宽松政策,将可能产生更大的升值压力,带来更多的资金流入。
>如果跟进美国的政策,由于的家庭和金融并不存在去杠杆化的问题,那么货币供应量将十分充足。
>因此,无论跟随还是不跟随美国的货币政策,都会出现流动性充裕的情形,这将推动资产泡沫的出现。
>从中长期来看,储蓄大于投资、贸易顺差居高不下且处在人口红利期,这些因素在较长时期内难以改变。
>从短期来看,在热钱流入、国外补库存带动出口增加的推动下,资金流向,外汇储备正重新加速上升,升值压力,流动性过剩可能再次上演,推高物价水。
>由于重归“盯住”美元的机制,根据蒙代尔的“三元悖论”,在资本跨境流动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央行要部分丧失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将追随美国货币政策的凋整。
>当美联储讯息信号非常明确甚至是宣布加息之后,央行才会提升存基准利率。
>在通货膨胀显现的初期,货币政策的凋整将更多的依赖于数量工具 ,宏观调控政策紧缩的顺序很可能是从窗口指导和审慎监管开始,再到公开市场作、存款准备金率,这中间可能会伴随收紧项目审批,最后才是进入加息周期。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