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1只山鸡怎么养?
1、选育良种
>一般建议选择质健壮、个匀称,良好的种鸡,这样对于提高种鸡质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方法
2、饲养环境
>山鸡比较敏感,饲养场地的突变、特殊音响、生人接近等都属于,可能引起山鸡的惊群,所以要保障饲养环境的不变,减少传播。
>3、粮食及饮水供给
>种鸡的繁殖期和产蛋,需要提高蛋白质营养水,并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可以喂食玉米、豆饼、麦麸等饲料,夏季要适当补充维生素C,有助于增进食欲和提高产蛋量。而且母鸡需要补充适当的钙,对于产蛋质量有很好的效果。
>4、防疫
>在养殖过程中,必须保持圈舍清洁,除每天定时清扫外,每周用0、1%的百毒杀或灵喷雾两次。液可以喷到山鸡身上。食槽、水槽每天用微红色水刷洗一次。
野技术以及饲料?
1.合理饲喂。采用原粮饲喂野鸡的养殖户,可适当增加玉米、高粱等饲料的饲喂比例(推荐:玉米40%、小麦15%、炒熟的豌豆20%、菜籽饼15%、麸皮5%、米糠4%、骨粉1%,另每吨料加入食盐2.5公斤及适量微量元素)。采用家鸡饲料饲喂的可购买肉鸡生长料进行饲喂,并保证充足的饮水,此外可以添加10%~20%的青饲料。让野鸡每周至少沙浴一次,并在河沙中喷入2%的敌百虫溶液,以杀灭外寄生虫。
2.控制密度。育肥初期(5~11周龄)每方米可养10~12只野鸡,以后可按公母、强弱、大小进行分群饲养,使其密度逐步降至每方米6~8只。同时,应设置足够的料槽让其均匀采食,生长一致。
3.设栖架、防啄癖。育肥野鸡舍内外应放置栖架供野鸡飞攀栖停,这样不充分利用了养殖空间,还有利于减少野鸡的啄癖。发现有被啄伤的野鸡应在伤口处涂紫药水或樟脑软膏,并隔离饲养。必要时对野鸡群进行调控,方法为:(1)在舍内挂青草或青菜,引诱野鸡啄菜以分散其啄羽的精力,同时也补充了维生素和纤维素。(2)9~11周龄时,可在饲料中加入1%的羽毛粉。(3)饲料中的食盐要提高到2.5%,或在饮水中添加食盐,并保证供水充足。
4.防惊飞。尽可能保持场内安静,谢绝参观,以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为防惊飞出现撞伤或撞,可剪掉野鸡一侧的初级飞羽。
5.做好防疫工作。野鸡舍应每天清扫,每周用百毒杀等剂进行一次。8~9周龄的野鸡要进行新城疫Ⅱ系饮水接种,并预防禽霍乱或球虫病的发生
鸡、野鸡等的互啄癖
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包括啄癖、拔羽癖、喙趾癖、啄癖、喙蛋癖等,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致非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症。各日龄、各品种鸡均能发病。鸡群一旦发生互啄以后,即使因素消失,往往也将持续这种恶癖,致鸡伤、残、,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
一、病因
啄癖发生的原因很复杂,主要包括环境、日粮和等因素。
1.环境因素 鸡舍潮湿,温度过高,通风不畅,有害气浓度高,光线太强,密度过大,外寄生虫侵扰,饲喂未饱,垫料不足等。
2.日粮因素 日粮营养不全价,蛋白质含量偏少,氨基酸不衡,粗纤维含量过低,维生素及矿物质缺乏,食盐不足,玉米含量过高等。全价日粮的颗粒料比粉料更易引起,笼养比养更易引起。
3.因素 鸡开产时血液中所含的雌和孕酮,公鸡雄的增长,都是促使啄癖倾向的因素。
即互啄癖现象的发生与饲养管理情况、鸡群营养情况、、生理习性等综合因素都有关系。
二、常见类型及诱因
1.啄癖.:
①啄食门及其以下腹部是 *** 严重的一类啄癖,见于高产笼养鸡群或开产鸡群,诱因是过大的蛋排出时努责时间长造成脱或撕裂,损失的多是高产母鸡。也常见于发生腹泻的雏鸡,诱因是门带有腥臭粪便。
②鸡舍光照过强过长(因为鸡对红色特别敏感,如果其他鸡看到正在产蛋鸡外翻的红色的,就会去啄)、或光照时间不稳定。
③鸡舍温度过高;鸡舍通风且鸡群密度过大;
④ 锌不足;钙磷缺乏或比例不当;或日粮中盐分含量不足; *** 族维生素不足;氨基酸不衡等因素都可导致鸡啄啄羽。
⑤鸡群患球虫病、鸡白痢;鸡有羽虱;
如啄后,伤口,可致亡。
蛋鸡啄是由于蛋鸡产下一个蛋的时间过长,鸡舍光线太亮造成。因为鸡对红色特别敏感,如果其他鸡看到正在产蛋鸡外翻的红色的,就会去啄。如果光线暗到其他鸡不能发现,啄的发生率就会减少,但是光线太暗会影响到产蛋率;造成产蛋时间太长的原因有蛋过大、或者蛋不大但的收缩无力所致。
影响收缩无力的因素有:蛋鸡育成时的重小;饲料中的酸碱离子不衡;饲料中 *** 族维生素含量,尤其是 *** 1、 *** 6等。的方法是提高饲料中赖氨酸的含量,增加 *** 族维生素的含量或者换一种质量可靠的维生素,向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钾,鸡舍饲养条件和育成期管理。
霉菌中毒也会引起滑肌松弛,产蛋无力,造成产蛋时间延长,发生啄。
2.啄尾根部羽毛:在笼养和圈养又无适当运动的鸡群中常见。并与营养成分不衡有关。如蛋氨酸、维生素或食盐等缺乏。解决办法向饲料中添加鱼粉1.5%,或在日粮中添加0.2%的蛋氨酸,或每只鸡每天补充0.5-3克生石膏粉,。缺盐引起的啄癖,可立即向饮水中添加食盐0.5%,也可在日粮中添加1.5%-2%食盐,连续3-4天,便立即停止。(不能长期饲喂,以免引起食盐中毒)。也可试加烟酸、泛酸、叶酸、生物素等,解决的方法是向饲料或饮水中添加这些单项维生素,或者换一种成分含量高的素产品添加。上述措施 能减少啄羽癖的发生或很快消失。
三、综合防制措施
防治本病时,首先应了解发生同类相残的原因而加以排除,进而根据诊断出的病因,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1.及时移走互啄倾向较强的鸡只,单独饲养,隔离被啄鸡只,在被啄的部位涂擦龙胆紫,黄连素和氯霉素等苦味强烈的,一方面,一方面使鸡知苦而退。作为预防,可用发电机用过的废机油涂于易被啄部位,利用其难闻气味和难看的颜色使鸡只失去兴趣。
2.断喙:解决啄的办法是断喙(又叫切喙、切嘴)。一般在7~10日龄断,断喙时应避开注射或其它应激因素,断喙长度一般为鸡喙长度的1/3。使用自动断喙器时应注意,鸡喙切下后的烫烙时间不能少于2秒,这样不利于止血,而且能将鸡喙前端角质层充分烫, *** 后脱落,以后的组织边缘一般比较肥厚,上下嘴壳闭合后前端形成“Y”状。如果部分鸡、断喙情况不理想时,应在110日龄前重新断喙或修喙。另外,在断喙前2日开始,可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K3和Vc,这样有助于断喙时的止血。断喙尽管不能完全啄癖,但能减少发生率及。成功的断喙既可以啄癖又可以减少饲料的浪费。
3.光照不可过强,以3瓦/米2的白炽灯照明亮度为上限。光照时间严格按饲养管理规程给予,光照过强,鸡啄癖增多。育雏期光照控制不当,产蛋期易发生啄癖,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4.降度,为鸡只提供足够的空间,可减少啄癖发生的机会。
5.加强通风换气,限度地降低舍内有害气含量。
6.严格控制温湿度,避免环境不适而引起的拥挤堆叠,烦燥不安、啄癖。
7.提供完善的衡日粮,注意玉米含量不要超过65%,无动物性蛋白应特别注意氨基酸的衡,避免饲料单一,补足蛋氨酸、食盐、锌、维生素等营养素,会收到良好效果。
8.已形成啄癖的鸡群,可将舍内光线调暗或采用红色光照,也可将瓜藤类、块茎类和青菜等放在舍内任其啄食,以分散其注意力。
9.补喂砂砾,提高消化率。可从河砂中选出坚硬、不易破碎的砂石,雏鸡用小大小,成鸡用玉大小,按日粮0.5%-1%掺入。
跑技术?
跑山鸡,位于山青水秀的地方。是近年来人们创业致富的途径。 跑技术:温度 适当通风和保温是育雏的关键。育雏室地面或育雏箱可垫上谷壳,并选用保温伞或灯作热源。温度应掌握在:三天以35℃为宜,以后每隔二天降一度,10天后视其情况灵活掌握。相对温度一般以65%为宜。室内空气应保持新鲜,但要设挡风门,以防贼风进入。 跑技术:及时开食 雏鸡出壳待羽毛干后,迅速移至育雏室或育雏箱,24小时后,应及时供水开食。开始时用0.01%水喂,水温与室温相近。一周内用5%葡萄糖和0.1%维生素C混合液与少量饲料拌和喂。 以后饲喂雏鸡饲料,1~2周龄,每2~3小时饲喂1次,日喂8次;3~5周龄,每天喂5次,以后每天3次。 跑技术:适时分群 雏鸡群不宜过大,随日龄增长而分群,一般1方米,1~10日龄60~70只,11~20日龄40~50只,21~30日龄20~30只,25方米的鸡舍育雏一般为400~500只左右。同时注意强弱分养,保持鸡群生长一致。 跑技术:接种 7日龄传支H120饮水,14日龄用新城疫IV系和法氏囊苗饮水,30日龄再用一次新城疫IV系和法氏囊苗。 跑青年期 42日龄至120日龄的称青年山鸡。此时期生长速度 *** 快,日增重可达10~15克。如作为肉用商品,此阶段饲养期满即可上市。 山鸡系杂食性禽类,以植物种子(如大麦、玉米、杂草籽等)、嫩草、蔬菜等为主。为使山鸡达到的生长和繁殖要求,根据山鸡不同时期,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提供均衡营养的饲料。 山鸡嗉囊较小,容纳食物量少,因此,饲喂食料要做到少量多次,每日每只需要标准配合料50~70克,并配以适量嫩青草或蔬菜。 跑成年期 10个月龄以上的山鸡为成年鸡。种用鸡可在管理上分为配种准备期,1~3月份;产蛋期,4~7月份;换毛越冬期,8~12月份。产蛋期,喂家鸡蛋用鸡全价饲料,需要营养水;配种期和越冬期,营养水一致。在产蛋期的日粮中加20%~25%的动物性饲料,以满足繁殖和产蛋时大量消耗的需要。 成年山鸡日喂次数随季节而异,春、夏、秋每天喂3次,冬季每天喂2次。每天清洗水槽1次,供饮用水1次。成年鸡饲养在大网室内,每方米1~2只。鸡群以100只为好。产蛋时,网室地面应垫上0.5厘米厚的细沙子,山雉鸡断喙一次,叨蛋。同时,产蛋期,要保持圈舍的安静,惊群影响产蛋,产下的蛋及时拣出,叨破。换毛越冬时,应按产蛋多少而分群留种,再断一次喙,保持适当的温度,越冬。 产蛋时间,一般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钟完成。雌雄配比为4∶1或5∶1,于4月中旬合群,可以达到及时,产蛋率高,受配率也高。在雄鸡相斗中选强者为种雄,大健壮者为"王子",并且想法使交尾次数增加。
技术?
一、孵化。山鸡所产种蛋,应该随产随孵。蛋少时,可用家鸡代孵,蛋多则人工孵化。期为24天。孵化后1-20天内温度应控制37-37.5度,相对温度65-70%,21-24天出雏期的温度为37度。
二、育雏。控制好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雏鸡1-3日龄时,适宜的温度为34-35度,4-5日龄为33-34度,6-8日龄为32-33度,9-20龄为31-32度,21-60日龄为26-28度。
雏山鸡1-10日龄宜采用24小时连续光照,以后每周递减3-4小时,30日龄后利用自然光照即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