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杭的形近字组词?
杭的形近字
详细释义
〈动〉
(形声。从,亢声。本义:抵,抵御)
同本义
,扦也。——《说文》
,御也。——《小尔雅·广言》
木横一缩。——《仪礼·既夕礼》
非于九国之师也。——汉·贾谊《过秦论》
又如:木(旧时所用的葬具。在棺木覆盖一席,用以防御尘土);力(抵力);犯(抵与进犯);玩(玩忽命);质(谓人质以相);矫(矫情俗,高蹈)
拒;拒绝
组词:住
一苇杭之的出处和全诗?
又同:一苇可航
出自《诗经·卫风·河广》。
全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解释】: 一苇:佛家也有一苇渡江,夸张写法意为一根芦苇。根据儒家不同的看法为一束芦苇。比喻水面相隔很近,不难渡过。亦作“航一苇”。
杭之:渡过;同航之。
用芦苇编制而成的筏即可渡过。
比喻用微薄之力就可以把事情解决。
杭字在康熙字典里多少画?
8画。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中】【木字部】 杭; 康熙笔画:8; 页码:页513第06
【集韻】寒剛切【韻會】【正韻】胡剛切,𠀤音航。【玉篇】州名,《禹貢》揚州之域。宋鼂無咎曰:左浙江,右具區,北大海,南天目。
又【唐韻】與航同。【說文】方舟也。【詩·衞風】誰謂河廣,一葦杭之。
又天杭,天漢也。【揚雄·太𤣥經】漢水羣飛,蔽於天杭。
又姓。【姓苑】望出丹陽,漢有長沙太守杭徐。
又【韻會】居郞切,音剛。【禮記·註引·士喪禮·下篇】陳器曰杭木。葬者,杭木在上,茵在下。
苏沪杭属于哪里?
江浙沪是南方文化、经济,由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两省一市组成,包括1个直辖市、24个地级市、42个县级市及52个县;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与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山东接壤;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江浙沪地区总面积21.9万方千米。
2019年,江浙沪生产总值达20.14万亿元,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万亿元的有7个城市。江浙沪主要产业以纺织业、服务业、重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尤其是工业发展有悠久的历史,拥有大量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浙沪是经济发展 *** 活跃、程度、创新能力的区域之一,推动江浙沪一化融合发展,在现代化建设大局和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江浙沪工业基础雄厚、商品经济发达,水陆交通方便,是的外贸出口基地,六大都市圈之一,以上海为龙,包含江苏省、浙江省所辖24地级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淮安、盐城、徐州、宿迁、连云港,浙江省的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温州、金华、台州、衢州、丽水、舟山。
江浙沪地区主要为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年均和气温都显著增加,增温率都是冬季和春季较高,夏季。大城市站增温率明显高于小城镇和中等城市站,城市化效应对大城市气温基本上都是增温作用,其中对均气温的增温率及贡献率,对均气温都。江浙沪气温变化趋势和增温率、城市化效应的增温率及增温贡献率与其他地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杭同铁路隧道?
K891次(大同-杭州)从大同出发经由北同蒲线到太原,之后,上石太客专到石家庄北,转石德、京九,走阜阳,合肥,巢湖,芜湖,宣城,德清西到杭州。列车沿途在北同蒲线、石太客专、巢湖到芜湖及德清西附近有隧道。经过的隧道,是石太客专上的太行山特长隧道。太行山隧道是目前我国的山岭隧道,为双洞单线,穿过海拔为1311米的太行山山脉主峰越宵山,埋深445米,两线间距35米,下行线全长27839米,上行线全长27848米,2007年底全线贯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