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什么是“ETF指数基金”?
ETF与指数基金的区别:
1、交易方式不同
传统指数基金一般是在第三方 *** 上购买,比如说:天天基金网、蛋卷网等。ETF基金,一般是通过场内二级市场购买,也就是可以直接通过票 *** 购买,这也是我们一般散户交易的渠道;
其次,投资者也可以向基金管理公司申购或赎基金份额,但这种方式一般为、土豪采用,因为申购赎门槛很高,一般需要五十万资金起步。
2、盘中估值方式不同
传统指数基金盘中估值是一些基金网站按照基金的持仓比例和当天沪深市的涨跌幅度来估算的基金净值,而申购和赎的是以晚上由基金公司及托管银行进行核算校对后的基金净值为准。
ETF基金的在交易日的交易时间是不同的,每15秒刷新一次报价,以实时成交,单位1。注意的是,目前国内A上的ETF仍然是T+1交易。
3、续费、管理费不同
ETF基金的续费和管理费相对于传统的指数基金费率稍低一些。ETF基金收费标准包括:佣金+管理费。佣金和买卖票一样,都是万分之几,免收印花税。管理费方面,ETF基金也比指数基金低。
4、分红方式不同
传统指数基金的分红方式有现金分红和红利再投资两种分红方式;ETF基金场内的分红方式现金分红。
什么是“ETF指数基金”?如何购买?
在我和投资者们的沟通过程中,我发现有很多朋友对于指数基金(ETF)非常感兴趣。因此他们十分希望我可以分享一些在国内可以投资的ETF。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截止2016年12月30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ETF共有140个(含货币基金ETF)。其中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有92个,交易代码都以51开。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ETF共有48个,交易代码都以15开。以2016年年底的估算,所有的ETF所占的市值大约为3400亿左右。如果货币基金,剩下的ETF总共大约为120个,市值总和在2000亿左右。
>从ETF的数量分布来看,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绝大部分ETF都是票型ETF,占到所有ETF的80%左右。在余下的20%的ETF中,主要由货币基金,债券ETF和大宗商品ETF组成。
>>如果以市值作为衡量标准,在上证和深证上市的ETF主要以票型ETF和货币基金ETF为主。大宗商品类和债券类ETF占有的市值都非常小,低于5%。
>货币基金型ETF属于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因为有一些规模非常大的货币基金(比如天弘的余额宝)并没有被归类为ETF,但它提供的投资功能和货币基金型ETF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因此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主要针对票,债券和大宗商品ETF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国内票ETF
截止2016年年底,管理规模超过100亿的票ETF共有7个。
>如上图所示,目前规模的票型ETF是华夏上证50ETF(510050),管理规模(截止2016年年底)接近300亿。其他一些规模比较大的票型ETF有沪深300ETF,上证180ETF和中证500ETF。所有这些ETF(除510810以外)的管理费为每年0.5%,外加0.1%的托管费,其总费率为0.6%。一般来说,ETF没有认购费。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这些不同的指数之间有什么区别?买哪个指数ETF?在这里稍微向大家做一下知识普及。
>上表显示的是市中 *** 常见的几个指数。指数的名称中含有该指数包含的成员的数量。比如上证50指数,选取的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值和交易量的50支票。而上证180指数,则是上证50指数的扩大版:将50支票的范围扩大到了180支票。
沪深300指数涵盖的范围更广,同时包括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300支市值和交易量的票。中证500指数选取的则是排名介于301-800之间的A票(排名的规则有些小复杂,包括市值,流动性等一系列考量)。如果将沪深300指数加上中证500指数,我们就可以得到中证800指数。
由于这些指数选取的成员不同,因此其代表的主要行业也有很大不同。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上证50指数主要是金融指数,其中银行和非银行金融企业的市值占到65%左右。相对来讲,沪深300指数的行业分布更广。而由于中证500指数选取的是中小盘,因此其行业分布更加偏向于医药生物,房地产,计算机等,而不像前面提到的那几个集中于金融行业的大指数。
既然这些指数涵盖的投资范围都不太相同,那么我们应该选取哪个指数ETF作为我们投资的对象呢?要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来考虑。
首先,尽管这几个指数都不太相同,但由于他们都是市值加权型票指数,其报的相关程度是很高的。
>上表显示的是这四大指数在过去十年中日报之间的相关系数。我们可以看到,这四大指数中的前三大(上证50,上证180和沪深300)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很高,非常接近1。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三大指数涵盖的票都是沪深两市上市值的那些公司,指数间的涵盖面高度重合,因此波动幅度十分接近。
>和三大指数报有显著差别的是中证500指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该指数选取的是中型规模的票,因此和前三大票指数没有重合面。如果投资者想要较地覆盖市,比较好的选择是购买一个沪深300指数ETF+一个中证500指数ETF。这种组合可以覆盖几乎所有的大公司和中型公司。当然,如果想要再进一步的延伸去包括小型票,那么也可以考虑加入中小板ETF和创业板ETF。
下图显示的是四大指数在过去十年的历史报(不包括红利)表现。
>以过去十年的历史来看,代表中型票的中证500指数波动率,报。代表蓝筹的上证50指数报。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上证50,上证180和沪深300这三大指数的报情况非常接近,区别不大。但是中证500指数(上图紫线)从2009年开始经历了一拨非常明显的触底,在2015年上半年的大牛市中表现十分抢眼。
>>纵观过去十年,中证500指数的年报为12%左右,是四大指数中。其他三个指数的年报在2%-4%左右。
从理论上来说,票的市值越小,其风险就越高。如果市场是有效的,那么风险和报成正比,因此坚持投资小票就能够获得超额报。这也是为什么小型(Small Minus *** ig)在法码和弗兰奇教授提出的三模型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小规模带来的超额报,指的只是长期投资维度下的均报。如果我们把长期的投资维度切割成不同的时段,就会发现在不同时期,风水轮流转,小型票和大型票的表现各领风。在某一阶段小型票的表现,而在另一个阶段则相反。过去十年的中型和小型票表现,并不能代表未来十年投资这些票能够继续获得的报。
这些指数的报表现相差这么大,也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即当我们在衡量一个票基金的表现时,需要首先选对基准。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票基金经理选取的票都是中型,甚至是小型票,那么他/她管理的基金战胜沪深300指数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对于这位基金经理来说,一个更合适的基准可能是中证500指数,或者中小板指数(如果他选取的票来自中小板)。用合适的指数去衡量一个基金经理的历史表现,才可能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
>现在到本章的中心,票型ETF。在我看来,普通投资者只需要在上面的几个ETF中选取适合自己的投资标的就足够了。在大票领域,159919和510330都可以考虑。如果想要覆盖中型票,那么可以加上510500。有些投资者可能还想涵盖更多的小票,那么也可以考虑159902和159915。值得一提的是,小票由于市值小,流动性差,因此买进卖出的交易成本也会比较高。追踪小票的中小板ETF和创业板ETF的市值都要远远小于主板ETF,也就是说投资这些ETF带有更高的投资风险。
>海外票ETF
在票型ETF中,有一些ETF追踪的指数是海外的票指数,比如美国纳斯达克指数,恒生指数等等。对于海外市场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关注一下这些ETF。
在国内上市的海外票指数ETF不多,主要集中于美国和市指数。
>上表列举了一些在国内上市的比较主要的海外市场ETF。我们可以看到,其中510900的规模还可以(95亿左右)。两支追踪港恒生指数的ETF(159920和513660)的规模也还不错(20亿左右),剩下的几个美和德国票ETF的规模就非常小了。
海外市场ETF不受国内投资者待见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所谓的“效应(home bias)”。国内投资者对于海外市场不太熟悉,因此在投资海外票前肯定会缩缩。其次,这些ETF和海外可以购买的ETF相比,费率相差太大。举个例子来说,追踪纳斯达克指数的159941的年费率为0.8%(管理费)+0.25%(托管费),总共1.05%。而同样追踪纳斯达克指数的Q,其每年的费率为0.2%,并且其流动性要高得多(市值大约为430亿美元)。同样一个指数产品,ETF的费率为美国ETF的5倍多。它不受投资者欢迎也算情理之中。
其他票ETF
除了上面两种“宽基”ETF之外,国内上市的ETF还有一些其他类型,包括:风格ETF(比如成长ETF,价值ETF等),行业ETF(比如消费类ETF,金融地产类ETF等),主题ETF(比如治理ETF,龙ETF等),策略ETF(比如基本面ETF,等权重ETF等)。由于这些ETF非本文要讨论的重点,我就不再展开了。对于普通大众投资者而言,上文提到的“宽基”ETF应该足够了。
债券型ETF
说完了票型ETF,下面再来说说债券型ETF。
>在国内上市的债券ETF非常少,主要就是上面表中的四个ETF。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是511220(60亿左右),其他三个债券ETF的规模都很小,不到10亿。这四支ETF中,两支追踪国债指数(511010和159926),另外两支追踪企业债指数(511220和511210)。
>规模的511220追踪的指数是上证可质押城投债指数,简称沪质城投。该指数的样本由沪市剩余期限1年以上、债项评级为投资级以上、符合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对可质押债券要求的城投类债券样本组成,为债券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标的。城投债,又称“准市政债”,是由地方投融资台作为主发行的企业债,主业多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或公益性项目。
上证企债30指数是从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挑选30只质地好、规模大、流动性强的企业债券组成样本。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房地产公司的企业债(比如恒大,万达等)。目的是为投资者提供收益超过国债利息报的企业债投资标的。
511010和159926追踪的都是剩余期限4到7年的国债,区别在于511010的样本来自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国债。
总来说,目前市场上可供选择的债券ETF非常有限。相对于公募债券基金来说,债券ETF有一定的费率优势(大约比公募债券基金每年的费率便宜0.2%-0.4%左右),但是选择面要狭窄很多,流动性也不够好(因为规模不够大)。眺望未来,在债券ETF这个市场,产品供应商有很大的创新空间。
大宗商品ETF
*** 后和大家讲讲国内的大宗商品ETF。
>目前上市的大宗商品ETF主要有四支,都是黄金ETF(如上图所示)。四支ETF的费率一样,追踪的指数都是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黄金现货。从规模来看,518880的规模(65亿左右),因此流动性也。如果投资者对于投资黄金感兴趣,可以考虑购买这支ETF。
>总结
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ETF是一个比较新的投资品种。ETF的好处是它能够像票那样被买卖,同时可以帮助投资者以比较低廉的达到多元分散的指数投资目的。随着国内投资者的金融教育程度的提高,国内的ETF市场也会遵循国外市场的规律,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可。
要想把涉及到ETF的所有问题在一篇文章中讲清楚是不现实的。本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对金融小白做一些科普性质的资料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