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郭台铭个人简历?
郭台铭,康集团董事长创始人。
郭台铭1950年出生,1966年进入海事院习,半工半读地完成了业。在服完兵役后,开始在航运公司当业务员,那时的郭台铭做梦也梦不到自己以后会是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老板,更梦不到自己的企业会是世界上的代工厂。
郭台铭是康科技集团的老板。美国苹果公司天量的订单让康一跃成为世界上的代工厂,苹果公司主的两个产品:iphone和ipad,就是由康代工生产的。康是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位居两百五十位之前。在内地,康投资建厂超过100亿元,员工有上百万之多,所有的康工厂都是当地的纳税大户和吸纳就业的大户。
郭台铭的实力?
>郭台铭,男,汉族,1950年10月8日出生于,祖籍山西晋城,,鸿海精密集团创办人,现为鸿海董事。
1966年进入“海事校”习;1971年进入复兴航运公司工作;1974年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1985年在美国成立分公司,开始在之外开拓市场,并创出“FOXCONN”;1988年成立广东深圳康精密组件厂。2019年5月当选鸿海董事,同年6月21日郭台铭正式退位。
郭台铭创立的FOXCONN(康),是世界上电子制造服务厂商。郭台铭位列2001年《福布斯》(Forbes)“亿万富翁”98名,2007年福布斯巨富排行榜42名,2020年4月《 *** 》 “2020年影响力的50位商界”第6名。
康的郭台铭的简介?
郭台铭,男,汗族,出生新北市,1950年出生,,康创办者。
郭台铭有几任老婆?
郭台铭有两任老婆前妻叫林淑如,是的一个豪门千金,在他的帮助下,郭台铭才真正发家致富。现任妻子叫曾馨莹,小郭台铭二十多岁。
请问郭台铭是何许人也?
郭台铭
目录·英雄莫问出身低
·白起家
·27万人的"紫禁城"
·恨自己的名气
·从7500美元到100亿
·选择人
>鸿海精密集团董事长郭台铭,1950年出生,1971年进入复兴航运公司工作,1974年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资本额30万元,生产黑白电视机的旋钮。1985成立美国分公司,创立FOXCONN(康)自有。2001美国《福布斯》(Forbes)"亿万富翁"排行榜上位列98名。2002年入选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亚洲之星"。
>康企业集团是于1988年在内地投资兴办的生产电脑接插件、精密零组件、机内线揽、精密模具及电脑整机的企业集团。至1999年底,康集团分别在深圳和昆山建成两大资讯科技工业园。
>英雄莫问出身低
>对于鸿海的成长过程,郭台铭曾经说过:“山的神木( *** 的风景)之所以大,4000年前种子掉到土里时就已决定了,决不是4000年后才知道的。”顾鸿海成长的过程,其中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恐怕也郭台铭自己能够会。
>郭台铭出生于1950年,是家中老大。由于家境贫寒,1966年郭台铭进入“海事校”习,靠半工半读完成业。服完兵役后,郭台铭在复兴航运公司当业务员。1973年2月,郭台铭出资10万元新台币,与朋友在台北县创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生产塑料产品。不过一年时间,因经营不善,原东逐一退出,企业成了郭台铭的全资公司。
>当时黑白电视机刚刚在地区兴起,郭台铭便从制造黑白电视机选台的按钮做起。这时的鸿海不过是个规模30万元新台币的小公司,有15名员工。1975年,易名为鸿海工业有限公司。1977年,公司开始扭亏为盈,郭台铭立即从日本购买设备建立模具厂,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其后他又陆续投资建立了电镀部门与冲压厂。20世纪80年代,世界进入个人电脑时代,郭台铭靠所掌握的成熟模具技术,以连接器、机壳等产品为,力行“量大、 *** ”的竞争策略,迅速占领市场。1982年公司再度更名为“鸿海精密工业份有限公司”,郭继续投资1600万元进入计算机线缆装配领域。1985年,郭在美国成立分公司,开始在之外开拓市场,并创出“FOXCONN”。至此,郭台铭已经成功造出他的“连接器王国”。
>白起家
>自初创鸿海,郭台铭的奋斗目标就很明确,就是要成为、亚洲、世界。为实现这一宏大目标,他创造了自己的经营哲。
>郭台铭称鸿海是“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设备、客户”,他要做的首先是选客户。为了达成目标,他曾经在美国自己开车,住12美元一天的汽车旅馆,跑了美国52州中的32个,跟世界大厂商做生意。自进入个人电脑领域,鸿海的客户就锁定了I *** M、英特尔、康柏、戴尔等大厂。为了拿到康柏公司的订单,郭台铭索性在康柏总部旁投资建了一个成型机厂,康柏只要有新设计,当天就能看到模型, *** 终获得了康柏的长期订单。为巩固与这些大厂商的关系,郭台铭坚持不做自己的,只做零件供应商。可以说正是这些大厂的订单成就了鸿海今天的格局。据说,现在全世界每5台电脑中就有一台装有鸿海的产品。
>但光有客户还不行,郭台铭背后依靠的还是自身的硬功夫。自创业后,他就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郭台铭认为,他应该是个上班、 *** 后一个下班的人,因而他每天坚持至少工作15小时。即使晚上下飞机,他也会马上赶到公司,加班到三更半夜更是家常便饭。
>“将提高服务客户能力放在首位”是鸿海职工时刻谨记的厂训,也是鸿海成功发展的秘诀。为了在竞争激烈的世界产业中求得生存发展,郭台铭创造出CMM的运作方式,从“自制零件、零件模块化、快速物流”的组装,再加上e化的信息流连结客户,从而达到“交期准、好、成本低”的境界。
>再企业管理方面,郭台铭治厂如治 *** ,重视纪律,讲究细节。郭台铭用人方面的口禅是:“不管还是低科技,会赚钱的就是好科技”。为了获得高报率,他用人唯才,奖惩分明。对表现优异的员工与技术骨干,郭台铭从不吝啬,给予巨额奖金。近几年每年年末鸿海员工聚餐,郭台铭提供的奖品总值都高达数亿元新台币,奖高达数千万元。但对竞争对,他则一律以敌人视之,难怪科技界都称他为“枭雄”。因此,虽然鸿海集团近年配分红居高不下,郭台铭也成为东热烈追捧的对象,但郭台铭和鸿海却始终被列入“形象不佳”的行列。
>作为一名大企业的总裁兼董事长,郭先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终日运筹帷幄,商务缠身。然而,无论他驰骋天南地北,海角天涯,缕缕乡情不绝, 赤心依旧。为了改变家乡偏僻闭塞的自然环境,促进经济腾飞。多年来,郭先生慷慨捐资1700多万元,先后为家乡修建了"万芳桥"、"牛土路"、"富晋桥"、"葛万小"、"富康新优果品示范园区",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的活力。父老乡亲无不拍赞誉。
>郭先生从徒创业至今30载,企业资产由 *** 初的30万元,增至拥有市值3000亿元(新台币),增长了百万倍,他个人的身价早已高达23亿美元。然郭先生艰苦创业始终不变,并以"抠"闻名商界。郭先生言:我不会把钱花在个人享受的领域……我比较有兴趣把钱投在为大众谋利的领域……。几年来,郭先生为省、市、县、乡教育、助残、筑路、饮水解困、击""捐资8000多万元,其情、品格令世人崇敬。正如家乡一位诗人所赋:"煌煌骄子乃家乡,巍巍丰功令海岳流芳。"
>27万人的"紫禁城"
>"深圳郊外,一家工厂规模之大可跻身世界前列。在几十座厂房中,苹果公司的iPod和iPhone、惠普公司的个人电脑、摩托罗拉的移动电话正被地生产出来。"报道中称,位于深圳市宝安区龙华的鸿海精密工业份有限公司约有员工27万人,相当于美国新泽西州市的总人口。
>事实上,康龙华基地已经变成了的出口企业,同时还是世界的电子产品合同生产商。在过去的10年里,鸿海精密的收入每年都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
>位于深圳市宝安区龙华的占地约1方英里的龙华科技园区,被视为郭台铭企业帝国的核心。这个生产基地四周均有高墙环绕,很少有外界人士能涉足。
>在龙华基地,职工宿舍、、医院、游泳池、餐馆、银行、杂货店和网吧一应俱全,10处大型员工食堂每天提供15万份以上的午餐,每顿午饭要用掉10.6吨大米。用工高峰时每天的新员工多达3000人,光保安就有1000多人。
>恨自己的名气
>报道称,56岁的人郭台铭一直保持着低调。他在接受采访时说,他恨自己的名气。而此前5年多的时间,他一直对《华尔街日报》的采访要求置之不理。
>"郭台铭将他的商业判断力与持之以恒的质量控制和竞争力的定价成功结合在一起,这才造就了他繁荣兴旺的制造业帝国。"报道认为。鸿海精密在上市,与客户交往时使用康这个名称,目前公司市值已经达430亿美元,相当于其竞争对的市值总和。
>郭台铭本人和鸿海精密还控制着一系列单独公布收入的关联企业。"鸿海精密一位发言人说,郭台铭的身价目前约为100亿美元。"报道中称。据了解,鸿海精密不为苹果、任天堂、惠普和摩托罗拉公司生产产品,还为诺基亚、索尼、戴尔公司生产。 迷恋成吉思汗
>龙华科技园区和鸿海精密,到处弥漫着郭台铭的个人色彩。"极富个人魅力的郭台铭在下属中很有威信,他以 *** 阀的铁腕管理着鸿海精密。"报道中称。
>在郭台铭的右腕上,戴有一串念珠,这是他从一处成吉思汗庙中得来的。郭台铭称这位13世纪的蒙古是位英雄人物。
>采访中,郭台铭称:"我总对员工们说,集利益要高于个人利益。"
>在龙华科技园,郭台铭与官员的合影被放大镶嵌后悬挂在显眼处,郭台铭身先士卒,每天工作16个小时,到了晚上依然驾驶着一辆配备了自行车铃的高尔夫球车,在龙华园内巡视,数十年如一日。他会时不时停下车,或是抽查生产线的运转状况,或是帮助工人维修设备。
>公司经理往往被要求阅读并背诵一本名为《郭台铭语录》的小册子,其中有一条这样写道:对任何组织而言,的是层,而非管理层;必须具备为了大众利益而充当者的决断力。会议期间,郭台铭往往站着发言,一边说一边用笔在旁边的大纸板上勾画。
>鸿海精密的竞争对很难望其项背。四年前,鸿海精密的收入尚不及稳坐业内把交椅已有数年之久的伟创力,而如今,伟创力与加州企业旭创合并,二者收入相加也为鸿海精密的2/3左右。 流水线工人:每小时4.5元
>"龙华厂的工人24小时不间断地在组装线上倒班工作。他们的工资按发达标准少得可怜。"报道中说,该厂 *** 基础的组装工作每小时报酬为60美分(约4.5元),与法定的工资(深圳关外工资标准为730元)持。
>报道中称,龙华有近1/7的工人为苹果公司生产产品。2006年,英国一家小报曝光龙华的工人待遇糟糕,特别是那些为苹果公司生产iPod的工人。
>根据苹果公司2006年8月公布的一份报告,该公司派出的一个调查组在龙华发现诸多违反供应商行为守则的做法,其中包括三处厂外宿舍过于拥挤。
>按照苹果公司的要求,供应商应将工人每周的工作时间控制在60小时以内。但据苹果公司的估计,龙华1/3的工人的工作时间超过了此。
>不过报告称,苹果公司认为鸿海总上遵守了行为守则的"主要方面"。郭台铭则愤然否认了那些批评报道。
>报道称,龙华基地内多数工人都身着,这些工人中, *** 年轻的不过16岁。
>从7500美元到100亿
>鸿海是由郭台铭1974年开办的公司发展而来。当年7500美元启动资金中有一部分是向其母亲借的。
>*** 初,郭台铭在台北附近生产黑白电视机的塑料调频旋钮,20世纪80年代初期,郭台铭开始涉足个人电脑行业,事业随之开始起飞。虽然不太懂英语和日语,但不久郭台铭仍然开始了他在美日市场寻找客户的旅程。
>1988年,郭台铭迈出了人生中的关键一步,前往土地和劳动力都很便宜的内地开办了工厂。他看中了深圳这处靠近的市场。
>郭台铭利用深圳来招揽潜在客户,迈克尔?戴尔1995年到访华南时,郭台铭以安排戴尔与他熟识的地方官员见面为交换,获得驾车送戴尔去机场的机会,然后,郭台铭又在途中安排了一次戴尔参观他工厂的小插曲。郭台铭看准戴尔是颗明日之星,因此一心想与他结识。如今,鸿海已成为戴尔的供应商之一。
>就在同一年,郭台铭拿下了一块更大的地皮,后来发展成为龙华厂。到2000年,郭台铭下有近3万名工人,营业收入突破30亿美元。
>目前,共有45万名员工在郭台铭遍布内地十几个省份的工厂效力,他在匈牙利、墨西哥和巴西等各地的工厂还有数千名工人。
>选择人
>郭台铭在鸿海精密的角色也正逐渐发生着变化,虽然自己目前仍是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但重点已从以往的日常例行工作转移到了重大战略问题上。同时,郭台铭也把更多时间用在了处理一系列生活变故上。
>"他还更多地关注于慈善事业,曾承诺 *** 终将捐出个人财产的1/3。"报道中称。
>此外,郭台铭已开始在鸿海精密寻找人,重点对象是那些年龄在35至45岁左右的员工。他还开始要求下的高级经理在各自子公司独揽专权,用这种方式来证明自身实力。
>郭台铭不大可能从家族成员中挑选继任者,因为膝下一子一女均不在鸿海精密就职。
>郭台铭说,他之所以做出现在辞职的决定,是受到了历史的影响,尤其是乾隆皇帝。"他控制整个长达60年,"郭台铭说,"可他在位时间太长。我想休息休息,把更多机会和责任留给年轻人,虽然我自己还不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