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海南禁塑有哪些品种?
海南省环境厅日前发布的《海南省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名录(批)》提出,从今年12月1日起,海南省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含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PS)、聚(PVC)等非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4类一次性膜、袋和6类一次性餐饮具。
>据了解,《海南省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名录(批)》共分两类,一类为含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PS)、聚(PVC)、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对苯二酸乙二醇酯(PET)等非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一次性膜、袋类;一类为含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PS)、聚(PVC)、聚对苯二酸乙二醇酯(PET)等非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一次性餐饮具类。
>据悉,一次性膜、袋类又分为购物袋、日用塑料袋、纸塑复合包装袋和用于盛装垃圾的塑料袋4类;一次性餐饮具类又分为盒(含盖)、碗(含盖)、碟、盘、饮料杯(含盖)、吸管6小类。
>“名录以负面清单的形式,明确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种类,现了先易后难、积极稳妥的原则,通过倡导逐步减少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海南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说。
海南省禁塑令全文
12月1日起,《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开始实施,这意味着我省正式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饮具等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
>“‘禁塑’工作是海南推进文明试验区的标志性项目之一,是保持环境质量的现实需要。”省禁塑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自2018年开始,我省率先在开展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工作。
>今年8月1日起,我省分阶段、分区域、分重点在全省政事业单位、国企、校、旅游景区、大型商超、医院等重点行业场所开展“禁塑”试点工作,目前试点单位替代品销售总量约为350吨,重点行业“禁塑”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在培育发展替代品全产业链方面,目前已有7家省内企业具备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生产能力,年底可形成膜袋类产能3.2万吨/年,餐饮具产能约1.1万吨/年。我省还发挥自贸港政策优势,吸引中科院、中石化等8个上游原材料项目落地,将于2022年至2023年前后形成全生物降解材料及制品完整产业链。为扩塑宣传教育工作,我省还在各地累计开展50余场、共有上万人次参与的“禁塑”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省环境厅也呼吁,广大企业、公众多渠道多方位参与环境保护,积极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积极响应“禁塑令”,拒绝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使用可重复使用制品、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纸制品、布制品等替代品,共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人人参与的实际行动,共同呵护海南的绿水青山。
禁塑令是什么?
禁塑令
2008年1月8日,办公厅下发《关于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从6月1日起,在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袋,并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
>2015年1月1号开始,吉林省正式施行"禁塑令", 规定全省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塑料餐具。这也成为施行"限塑令"6年以来,"禁塑"的省份。
>从"限塑"到"禁塑",新规在当地引发了广泛热议和关注。
>自2019年起,韩国大型超市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以进一步减少"白色污染" 。
>2020年4月,海南省环境厅印发《关于开展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4月至11月,海南将分步骤、分阶段组织重点行业和场所率先开展"禁塑"试点工作,为12月起正式"禁塑"的实施好基础。海南已进入"禁塑" 。7月17日,发展委等9部门公布文件,要求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8月底前,各地要启动商场超市、集贸市场、餐饮行业等重点领域禁限塑推进情况专项执法检查。
海南监管码怎么申请?
申请可降解塑料电子监管码请登录海南省禁塑工作管理台pc端(为://hnsthb.hainan.gov:8054/gateway-web/index.html),登录后在“产品报备入口”进行申报。
海南省禁塑处罚规定?
海南对于禁塑的处罚主要是提醒和训诫,没有罚款之类的,同时叮嘱各大商业禁止使用塑料袋等塑料制品,游客也不能随便购买一次性塑料制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