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十四五时期的税制重点是什么?
的十四五时期税制的重点包括:
1. 加强个人所得税,提高个税起征点和调整税率结构,中低收入者负担。
2. 完善企业所得税制度,降低企业税负,鼓励企业创新发展。
3. 推进资源税,优化资源税制度,实现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
4. 深化消费税,加强对烟草、酒类等高耗能、高排放产品的税收约束。
5. 加强税制,促进绿色发展,推动节能减排。
1994年之前实行什么财政管理制?
1994年1月1日,推行分税制财政管理制。按照与地方的事权划分,确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将税种统一划分为税、地方税和地方共享税,并建立了税收和地方税收系,分设与地方两套分别征管;逐步实行比较规范的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
实施分税制前,实行的是财政大包干制,地方拥有相当财权,整上呈现“弱干强枝”,即“弱、地方强”的局面。
实行什么制度是分税制财政质中的成功经验?
1、唐代三分制是封建社会分税制的萌芽。
唐代从安史之乱以后,财政由原来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制划分为财政和地方财政,二者之间在税收上采取了上供、留使、留州的三分制。
经验教训:封建社会统收统支的高度集中的财政制占有优势的情况下开了分税制的先河,成为历史上财政制的次,无疑是一种创新和进步。
2、清末预备立宪时期分税制 。、
经验教训:财政混乱,筹款措施收效甚微。财政的主要措施——分税制和预决算。
3、北洋时期的分税制。
经验教训:税种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大,地方税种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小
4、初期的分税制
经验教训:加大了地方财政的收入。将田赋、契税、牙税、当税等都划归地方,加强了地方收入。采取税制,取消附加税制。
5、中后期分税制
①完成了财政的分税制财政制
②奠定了历史上的县级财政的地位
经验教训:这次划分的不足是把田赋附加作为县级税收中的一个部分,这是导致后来财政混乱,阶级矛盾加剧的主要原因。
6、1994年的分税制 :①划分事权②划分收入③税收返还④原包干制有关事项的处理。
1992-2013是的什么阶段?
1992年到2013年这20年划为第二期阶段。
因为这20年的主题是一个,就是“建制”。也就是遵循南方谈话的战略思想和十四大确立的目标,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制框架,引导出市场化和化两大趋势。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经济从增量转向存量,从制外先行到制内攻坚克难。
>第二期有许多重大,如市场化并轨悄无声息地完成;1994年分税制,扭转了放权让利式带来的“双下降”(财政收入在GDP中占比越来越小,财政收入比重下降)困局,奠定了今天雄厚财力的基础,并强化了已经形成的地方竞争机制;债券、证券、期货等市场的发展和1998年银行制度建构起较完整的资本市场;还有住房、、教育等等。
税收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纳税人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章总则
条为切实转变税收征管方式,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纳税人满意度,降低税收流失率和征纳成本,根据《中华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和《深化国税、地税征管制方案》,结合征管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分类分级管理是在保持税款入库级次不变的前提下,对纳税人和涉税事项进行科分类,对各层级、各部门管理职责进行合理划分,运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提升部分复杂涉税事项的管理层级,将有限的征管资源配置于税收风险或税收集中度高的纳税人,实施规范化、化、差异化管理的税收征管方式。
第三条分类分级管理应当遵循分工、监督制约、依法征管、科效能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是实施分类分级管理的主,应当落实管理责任,加强协作沟通,防范管理漏洞,逐步实现固定管户向分类分级管户、无差别管理向差异化管理、事前审核向事中事后监管、经验管理向大数据管理的转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