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个人收入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区别是什么?
讲个通俗的①个人收入:工资收入+投资收入+其他比如你工资5000,投资收益5000,其他比如投稿、收益5000,那就是个人收入15000②个人可支配收入,是说固定支出或者必须支出之外剩余的比如房贷、车贷、保险、投资等每月必须的支出之外剩下的钱,可以自主支配。
可支配收入什么意思?
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家庭获得并且可以用来支配的收入。包括家庭成员所从事主要职业的工资以及从事第二职业、其他和偶尔劳动得到的劳动收入。
>>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income,是指居民家庭获得并且可以用来支配的收入。包括家庭成员所从事主要职业的工资以及从事第二职业、其他和偶尔劳动得到的劳动收入。
>家庭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净收入,如开小店、摆小摊、家庭作坊、企业的纯收入;家庭资产所获得的收入,如存款的利息、出租房屋收入、保险收益、息与红利收入、知识产权收入;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位对个人收入转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提取的住房公积金,家庭间的赠送和赡养。
>精确地说,它等于GNP减去所有税收、企业储蓄和折旧,加上支出和其他的转移支付,还有利息支付。
>可支配收入就是拿到的收入。即工资收入中扣除掉基本养老保险、基本保险、失业保险、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等剩下的那部分。扣除它们后所剩下的钱是可以随意支配的。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反映一个最终生产成果的总量指标,而“国民可支配收入”NDI是衡量一个最终所得收入的总量指标,GDP代表的是生产总量;NDI代表的是收入总量。因为,一国的GDP要经过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最终才能形成一国的NDI,生产总量并不等于收入总量,通常情况下发达的NDI往往大于GDP,而发展中NDI往往小于GDP,这反映了生产和收入之间的分配关系,因此,它是观察和分析之间、地区之间、以及部门和人群之间收入如何分配的的经济指标。
经济问题: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有什么区别?
讲个通俗的①个人收入:工资收入+投资收入+其他比如你工资5000,投资收益5000,其他比如投稿、收益5000,那就是个人收入15000②个人可支配收入,是说固定支出或者必须支出之外剩余的比如房贷、车贷、保险、投资等每月必须的支出之外剩下的钱,可以自主支配。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什么意思?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全居民可用于消费、储蓄的可支配收入的均值。
>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薪资是全完不同的概念,人均薪资是包含工资、奖金、五险一金等企业为员工支付的全部费用,无论是否能够支配,都会计入均值。而且人均薪资只计算已缴纳社保且有收入的群,不包含生、儿童、务农、低保、无退休金老人等群。比如在门店工的这种底层收入者大多都没社保,而且工资较低,基本上都不在统计范畴当中。因此人均薪资数值往往会比较高。
>而人均可支配收入则完全不同,该项人均值是按当地常住人口数量进行均的,包括儿童等无收入群的所有人在内,并且只计算到收入,不包含社保和公积金等费用。因此人均可支配收入数值往往当地社工资的50-60%。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